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】一、
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属于赠诗类作品。此诗以洞庭湖的壮阔景象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丞相的敬仰与期待,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、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情。
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开阔,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,又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。通过“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”等诗句,描绘出洞庭湖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,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;而“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”则直抒胸臆,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。
该诗不仅是一首写景诗,更是一首抒情诗,体现了孟浩然诗歌中常见的“含蓄而不失真挚”的风格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题目 | 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 |
作者 | 孟浩然(唐代) |
体裁 | 七言绝句 |
创作背景 |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孟浩然游历洞庭湖,赠诗给时任宰相张九龄,表达求仕之意。 |
主要意象 | 洞庭湖、水天一色、舟楫、圣明 |
情感表达 | 对张丞相的敬仰、怀才不遇、渴望被重用 |
艺术特色 | 景中寓情,语言简练,意境开阔 |
名句摘录 | “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” “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”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友人的敬仰之情,同时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。 |
历史评价 | 被视为唐代山水诗与抒情诗结合的典范之作。 |
三、结语
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不仅是孟浩然诗风的典型代表,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的心理状态——在自然之美中寄托理想,在现实困境中寻求出路。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沉真挚的情感,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