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洋洋得意什么意思】“洋洋得意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因为取得某种成就或得到某种好处而感到非常得意、自满。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自得、忽视他人感受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 | 情感色彩 |
洋洋得意 | yáng yáng dé yì | 形容人因成功或得意而非常自满、得意忘形的样子 | 多用于描述人的神态或心理状态 | 贬义 |
二、出处与来源
“洋洋得意”最早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瞋目而叱之,赤泉侯人马俱惊,辟易数里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阕,美人和之。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…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,至东城,乃有二十八骑。……项王乃曰: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。吾为汝王,汝等皆为吾臣。’于是项王乃佯怒曰:‘吾今破汉军,必取其首。’……遂引兵而东,至垓下。……项王乃曰:‘天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’于是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”
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“洋洋得意”,但“洋洋”二字常被用来形容情绪高涨、得意忘形的状态,后世逐渐演变为“洋洋得意”这一成语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得意忘形、趾高气昂、自鸣得意 |
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谨言慎行、自惭形秽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- 职场场合:某员工因项目成功而四处炫耀,显得“洋洋得意”。
- 家庭生活: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,回家后表现得“洋洋得意”。
- 社交场合:有人在聚会中不断谈论自己的成就,让人觉得“洋洋得意”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 语境要合适: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调侃,不宜在正式场合随意使用。
2. 避免过度使用:频繁使用可能让人觉得说话者带有偏见或讽刺意味。
3. 注意语气:在表达时要注意语气的轻重,以免引起误解或冒犯他人。
六、总结
“洋洋得意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得意时表现出的自满和骄傲。虽然它常用于批评或调侃,但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了解其含义、用法及情感色彩,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场合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