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经验 >

割袍断义典故说的是谁

2025-09-05 02:18:45

问题描述:

割袍断义典故说的是谁,急!求解答,求不鸽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5 02:18:45

割袍断义典故说的是谁】“割袍断义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因某种重大事件而彻底断绝关系。这个典故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,很多人对其来源并不清楚。

一、

“割袍断义”这一典故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,讲述的是东汉末年,曹操手下有一名谋士叫王朗。他原本是汉朝的官员,后来投靠曹操,成为其重要谋臣。然而,在一次关键的政治抉择中,王朗因为立场不同,与另一位谋士陈群产生了严重分歧。

据记载,陈群曾劝谏王朗不要参与曹操的某些决策,但王朗并未听从。最终,王朗在政治斗争中失败,被曹操所弃。陈群则因坚持原则,最终得到重用。两人从此断绝往来,不再相见,也未再有书信往来。后人将此事称为“割袍断义”,意指为了道义或立场,宁愿断绝旧情。

需要注意的是,“割袍断义”并非出自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虚构情节,而是正史中有记载的真实事件,虽不如“桃园结义”那样广为人知,但其背后的人物关系和历史意义值得探讨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典故名称 割袍断义
出处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
主要人物 王朗、陈群
时间背景 东汉末年,曹操时期
故事内容 王朗与陈群因政见不合,最终断绝往来
含义 表示因立场或道义原因,彻底断绝关系
是否出自《三国演义》 否,属正史记载
与“桃园结义”的区别 “桃园结义”为兄弟情谊,“割袍断义”为决裂

三、结语

“割袍断义”虽然不似“桃园结义”那般耳熟能详,但它反映了古代士人之间因理想、立场而产生的复杂关系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友情往往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上,一旦价值观发生冲突,有时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。了解这一典故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与人际关系的深层逻辑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