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草长莺飞二月天是什么意思】“草长莺飞二月天”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《村居》,原句为: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”这句诗描绘的是早春二月时,草木生长、黄莺飞舞、杨柳依依、春意盎然的景象。整首诗生动地表现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。
一、
“草长莺飞二月天”是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达,用来形容早春时节万物复苏、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。其中,“草长”指的是草木开始生长;“莺飞”是黄莺在空中飞翔;“二月天”则点明了时间,即农历二月,也就是公历的三月左右,正是春季初至的时候。整句话营造出一种温暖、明媚、充满希望的春日氛围。
二、关键词解析
词语 | 含义说明 |
草长 | 草木生长,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萌发 |
莺飞 | 黄莺在空中飞翔,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|
二月天 | 指农历二月,大约对应公历的三月,是春季的初期阶段 |
拂堤杨柳 | 杨柳轻拂河堤,表现出春天的柔美与宁静 |
醉春烟 | 春天的雾气仿佛让人沉醉,增添诗意与朦胧感 |
三、诗句背景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,描写的是乡村生活的恬静与春景的美丽。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春日图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四、现代意义
如今,“草长莺飞二月天”常被用来形容春天初至、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。它不仅是一句古诗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象征着希望、新生与美好。在文学、绘画、摄影等领域中,也常被引用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。
五、总结
“草长莺飞二月天”是一句充满诗意的表达,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美景。它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,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无论是作为文学欣赏还是日常表达,这句话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