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秦始皇在位多长时间】秦始皇,即嬴政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,他统一六国,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,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——秦朝。他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那么,秦始皇在位的时间有多长呢?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秦始皇在位时间概述
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即位,当时年仅13岁,由其母赵姬与宦官嫪毐掌权。直到公元前238年,嬴政亲政,开始亲自掌控朝政。此后,他先后灭掉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六国,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,建立秦朝。秦始皇在位共37年,直至公元前210年去世。
从即位到去世,秦始皇在位期间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:
- 少年时期(前246—前238):由太后和权臣摄政,实际权力有限。
- 亲政后(前238—前221):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,为统一战争做准备。
- 统一六国(前221—前210):完成统一后,实行郡县制、统一度量衡、文字等政策,巩固中央集权。
二、秦始皇在位时间一览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嬴政(秦始皇) |
即位时间 | 公元前246年 |
亲政时间 | 公元前238年 |
统一六国时间 | 公元前221年 |
去世时间 | 公元前210年 |
在位总时长 | 37年 |
三、总结
秦始皇在位长达37年,是秦朝唯一的皇帝。他在位期间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,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尽管他在位后期因严刑峻法和劳民伤财而受到批评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之一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秦始皇在位时间虽不长,但其功绩和影响却极为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