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苦心孤诣是什么意思】“苦心孤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追求某种目标时,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和努力,甚至到了孤独、寂寞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专注,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付出的艰辛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词语 | 苦心孤诣 |
拼音 | kǔ xīn gū yì |
出处 | 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其学行,足以取信于人,而其志业,未尽其所能,盖苦心孤诣者也。” |
本义 | 费尽心思,独自钻研,达到高深的境界 |
引申义 | 形容人做事专心致志、不畏艰难、坚持不懈的精神 |
用法 | 多用于褒义,形容某人在学术、艺术、事业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|
近义词 | 呕心沥血、锲而不舍、孜孜不倦 |
反义词 | 三心二意、半途而废、敷衍了事 |
二、成语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学术研究 | 他为了完成这部专著,苦心孤诣地查阅了大量资料。 |
艺术创作 | 这位画家苦心孤诣地打磨作品,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可。 |
事业发展 | 在创业初期,他苦心孤诣地开拓市场,终于取得了成功。 |
教育领域 | 老师苦心孤诣地设计课程,帮助学生提升成绩。 |
三、成语背后的精神内涵
“苦心孤诣”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:
- 坚持与毅力: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;
- 专注与投入:全身心投入到某一目标中;
- 孤独与独立:有时在追求梦想的路上,可能只有自己在坚持;
- 追求卓越:不满足于表面的成功,而是不断深入探索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“苦心孤诣”多用于正面评价,不宜用于贬义场合;
2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与“孤芳自赏”等词混淆;
3. 该成语偏书面化,口语中较少使用,适合正式写作或演讲中使用。
总之,“苦心孤诣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敬佩的人生态度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成就,往往来自于那些默默耕耘、不计得失的坚持与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