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】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,人们常常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“知识”,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。这两种知识类型在学习、记忆、应用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。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技能掌握。
一、
陈述性知识指的是对事实、概念、原理等信息的描述性知识,主要用于回答“是什么”或“为什么”的问题。它通常是静态的,可以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,例如“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”。
程序性知识则指关于“如何做”的知识,涉及操作步骤、技能和过程。这类知识通常是动态的,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,例如“如何骑自行车”或“如何解一道数学题”。
两者在学习方式、存储方式以及应用方式上都有所不同。陈述性知识更依赖于记忆和理解,而程序性知识则更注重练习和熟练度。
二、对比表格
对比项目 | 陈述性知识 | 程序性知识 |
定义 | 描述事实、概念、原理等的信息 | 关于“如何做”的技能和操作步骤 |
回答问题类型 | “是什么”、“为什么” | “怎么做”、“如何做” |
表达方式 | 通常用语言或文字表达 | 需要通过动作或实践体现 |
存储方式 | 以记忆形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| 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自动化反应 |
学习方式 | 通过阅读、听讲、理解等方式获取 | 通过模仿、练习、反馈等方式掌握 |
应用方式 | 用于解释、说明、分析等认知任务 | 用于实际操作、解决问题等行为任务 |
典型例子 | 地球绕太阳转;光合作用的过程 | 骑自行车;编程中的代码编写 |
三、结语
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虽然各有侧重,但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往往是相辅相成的。掌握陈述性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,而掌握程序性知识则让我们能够真正地运用所学去行动和创造。因此,在学习过程中,既要重视知识的积累,也要注重技能的训练,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