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执之牛耳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】“执之牛耳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在某一领域或事件中处于主导地位、掌握核心权力或话语权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。
一、
“执之牛耳”字面意思是“拿着牛的耳朵”,但其实际含义是比喻在某个群体或事件中占据领导地位、掌握主动权。这一说法最早见于《左传》,原指在祭祀时负责割牛耳的人,后来引申为掌握实权的人物。
该成语多用于形容在某项事务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组织,强调其权威性和影响力。现代使用中,常见于政治、商业、学术等领域,表示对局势的掌控能力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执之牛耳 |
字面意思 | 拿着牛的耳朵 |
引申含义 | 在某一领域或事件中处于主导地位、掌握核心权力或话语权 |
出处 | 《左传》 |
原意 | 古代祭祀时负责割牛耳的人,象征权威和责任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在某项事务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组织 |
使用场景 | 政治、商业、学术等需要强调主导权的场合 |
同义表达 | 掌舵者、领头羊、主导力量 |
注意事项 | 不宜用于描述非正式或非权威的场合,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|
三、结语
“执之牛耳”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权力结构和仪式文化的重视。理解其本义与引申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,提升表达的深度与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