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毛遂简介资料】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重要人物,以“自荐”闻名于世,其事迹被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详细记载。他虽出身平凡,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胆识和智慧,成为历史上著名的“自荐者”。以下是对毛遂的简要介绍。
一、毛遂简介总结
毛遂,战国时期赵国人,原为平原君门客,地位不高。在赵孝成王九年(公元前257年),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,形势危急。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国求援,带了19位门客同行,但因缺乏能人,未能成功。毛遂主动请缨,随行前往,并在楚国宫廷中以言辞和勇气说服楚王出兵,最终促成“合纵抗秦”的成功。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“毛遂自荐”,成为自我推荐、勇于担当的典范。
毛遂虽出身低微,但敢于表现自己,凭借过人的口才和胆识,在关键时刻改变了国家的命运。他的行为体现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追求功名、重视才能的社会风气。
二、毛遂主要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毛遂 |
生卒年 | 约公元前345年-前280年(具体不详) |
国籍 | 赵国 |
身份 | 平原君门客,后来成为赵国重要谋士 |
主要事迹 | “毛遂自荐”,助平原君说服楚王出兵救赵 |
所属时代 | 战国时期 |
典故出处 | 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|
历史评价 | 自荐之典范,有胆识、有远见,敢于承担责任 |
影响 | 成为后世“自荐”精神的象征,激励无数人勇于展现自我 |
三、结语
毛遂的故事虽然简短,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:在关键时刻,只有敢于表现自己、勇于承担责任的人,才能抓住机会,改变命运。他的事迹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,也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推崇的典范。今天,我们仍可以从毛遂身上学到:机遇往往属于那些敢于行动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