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盗采案件调查报告】在近期开展的非法采矿专项整治行动中,相关部门对多起涉嫌盗采行为的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。通过对现场勘查、证据收集、人员问询及资料核查等手段,基本查明了案件的基本情况、违法事实及责任主体。以下为本次调查工作的总结内容。
一、案件概况
项目 | 内容 |
案件名称 | 盗采案件调查报告 |
调查时间 | 2024年3月1日至2024年4月15日 |
调查单位 | 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XX市公安局联合执法组 |
涉案地点 | XX市XX区XX镇XX村周边山地 |
涉案人数 | 6人(含主要负责人1名) |
涉案矿种 | 石英砂、建筑用砂 |
涉案时间 | 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 |
初步估算非法开采量 | 约1.2万立方米 |
二、案件调查过程
1. 线索来源
调查始于群众举报,反映某村附近存在非法采矿行为,疑似破坏生态环境并影响当地居民生活。
2. 现场勘查
执法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实地勘察,发现多个非法开挖点,部分区域已形成明显坑洼,植被受损严重。
3. 证据收集
- 拍摄现场照片与视频;
- 收集非法开采使用的机械设备;
- 查阅相关账目记录及运输单据。
4. 人员问询
对涉案人员进行询问,初步确认其非法开采行为,并获取部分口供。
5. 技术鉴定
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开采区域进行地质勘测,评估生态破坏程度。
三、违法事实认定
经调查,确认以下违法行为:
- 未经许可擅自开采:未取得采矿许可证,私自组织人员进行开采活动。
- 破坏生态环境:非法开采导致土地裸露、水土流失,影响周边农田及水源安全。
- 违规运输与销售:通过非正规渠道将非法开采的矿产资源销往周边地区。
- 逃避监管:使用隐蔽方式作业,规避相关部门检查。
四、处理建议
1. 依法立案:对涉案人员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2. 责令停止非法行为:立即叫停所有非法开采活动,恢复现场生态环境。
3. 追缴违法所得:对非法开采所得进行追缴,并依法予以处罚。
4. 加强监管力度: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,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5. 宣传教育:通过典型案例宣传,提高群众法律意识,鼓励公众参与监督。
五、总结
此次盗采案件的查处,体现了政府打击非法采矿行为的决心,也反映出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、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的问题。下一步,应持续加强执法力度,完善监管机制,推动形成“不敢采、不能采、不愿采”的良好氛围,切实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。
附:调查小组成员名单
- 张XX(组长)
- 李XX(副组长)
- 王XX(现场负责人)
- 赵XX(技术鉴定员)
- 刘XX(法律审核)
报告日期:2024年4月2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