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陆元方卖宅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陆元方卖宅》是一篇出自《新唐书·陆元方传》的短文,讲述了唐代官员陆元方在卖宅时坚持诚信、不隐瞒房屋缺陷的故事。文章虽短,但通过简单的对话展现了人物高尚的品德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,体现了古代士人重德轻利的思想。
该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,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,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秉持诚信原则,不因利益而损害他人或自己的道德底线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陆元方尝买一宅,问其价。 | 陆元方曾经买了一处住宅,询问它的价格。 |
宅主曰:“直一千五百。” | 房主说:“价值一千五百钱。” |
元方曰:“若此,可得耳。” | 陆元方说:“如果是这样的话,可以买下。” |
乃与之。 | 于是就和他成交了。 |
既而,宅主言其地有大木,不可移。 | 不久,房主说这地方有一棵大树,不能移动。 |
元方怒曰:“吾岂以一树易千金?” | 陆元方生气地说:“我怎么会因为一棵树而放弃一千五百钱?” |
乃止。 | 于是停止交易。 |
三、内容说明
本篇文字虽简短,但语言精炼,情节紧凑,人物形象鲜明。陆元方在得知房屋存在隐情后,果断放弃交易,表现出强烈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。这种“宁失千金,不失一诺”的精神,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通过本文的学习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士人的价值观,同时也能反思现代社会中诚信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