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什么意思】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是一句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的古语,常被用来表达对高尚品德、伟大人格或卓越成就的敬仰和追随。这句话字面意思是:面对高山,人们自然仰望;走在宽广的大路上,人们会自觉遵循。它象征着人们对理想境界、道德楷模的崇敬与追求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解释 |
高山 | 比喻崇高、伟大的事物或人物,如道德、智慧、成就等。 |
仰止 | 向上仰望,表示敬仰、崇拜之情。 |
景行 | 大路,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或道路。 |
行止 | 行走、行动,引申为遵循、效法。 |
二、出处与背景
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最早见于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,原意是赞美周宣王的贤德,后人多用此句来表达对贤人的敬仰。孔子在《论语·子罕》中也曾引用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”虽然不是直接引用,但表达了相似的思想——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。
三、现代意义
在现代社会,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常用于:
- 表达敬意:如对历史伟人、道德楷模、行业领袖的尊敬。
- 激励自我:提醒人们要以高尚的人格为目标,不断自我提升。
- 文化传承: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对“德”的重视与推崇。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文章开头 | 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是我们对先贤最深的敬意。” |
祭祀场合 | “缅怀先烈,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精神永存。” |
教育场合 | “我们要以优秀人物为榜样,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 |
个人修养 | “做人当有高山之志,行止有度,方能立身于世。” |
五、总结
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不仅是古代文人表达敬仰的诗句,更是现代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思想指引。它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实践,体现了中华文化中“尊德性、重实践”的精神内核。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中,这句话都具有深远的意义。
原创声明: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,结合了古文释义、现代应用及文化背景,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模式化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