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法典多少条】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,是中国第一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它整合了原有的多部民事法律,内容涵盖婚姻、继承、物权、合同、侵权责任等多个方面,是公民日常生活和司法实践的重要依据。
为了帮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《民法典》的结构和条文数量,以下将对《民法典》的总条数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内容和条数分布。
一、《民法典》总条数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共1260条,分为七编:
| 编号 | 名称 | 条数 |
| 第一编 | 总则 | 204条 |
| 第二编 | 物权 | 258条 |
| 第三编 | 合同 | 526条 |
| 第四编 | 人格权 | 79条 |
| 第五编 | 婚姻家庭 | 106条 |
| 第六编 | 继承 | 99条 |
| 第七编 | 侵权责任 | 98条 |
合计:1260条
二、各编主要内容简介
1. 第一编:总则
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、民事主体、民事权利与义务、法律行为、代理、诉讼时效等内容,是整部法典的基础部分。
2. 第二编:物权
涉及不动产和动产物权的设立、变更、转让、消灭等,明确产权归属与保护,保障财产权益。
3. 第三编:合同
是《民法典》中条文最多的部分,涵盖了各类合同的订立、履行、变更、解除以及违约责任等,适用于日常经济活动。
4. 第四编:人格权
首次独立成编,强调对自然人的人格尊严、隐私权、名誉权等的保护,体现了法治社会对个体权益的重视。
5. 第五编:婚姻家庭
规范婚姻关系、夫妻共同财产、子女抚养、离婚程序等,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。
6. 第六编:继承
明确遗产范围、继承顺序、遗嘱形式等,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。
7. 第七编:侵权责任
规定因过错造成他人损害时的责任承担方式,包括一般侵权、特殊侵权、产品责任、环境污染等情形。
三、总结
《民法典》作为中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,共计1260条,结构清晰、内容全面,既吸收了传统法律智慧,也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。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企业经营,《民法典》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或适用案例,可参考相关法律解释或咨询专业律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