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相见时难别亦难古诗解释】《相见时难别亦难》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无题》,全诗为:
> 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>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> 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> 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这首诗以深情婉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,尤其是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两句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,常被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爱情或奉献精神。
一、诗歌背景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作者 | 李商隐(唐代著名诗人) |
| 诗题 | 《无题》 |
| 创作时间 | 约公元830年左右(晚唐时期) |
| 诗歌主题 | 爱情、离别、思念 |
| 风格特点 | 婉约、含蓄、情感真挚 |
二、诗句解释
| 句子 | 解释 |
| 相见时难别亦难 | 相见的机会难得,分别的时候也难以割舍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深厚,难以分离。 |
| 东风无力百花残 | 春风已经无力,百花凋零,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。 |
| 春蚕到死丝方尽 | 春蚕直到死亡才停止吐丝,比喻对爱情的执着与不渝。 |
| 蜡炬成灰泪始干 | 蜡烛燃烧至灰烬,泪水才停止,象征为爱付出一切,直至生命尽头。 |
| 晓镜但愁云鬓改 | 清晨照镜子时,只担心头发变白,容貌衰老,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。 |
| 夜吟应觉月光寒 | 夜晚独自吟诗,感到月光清冷,表现出孤独与思念的凄凉心境。 |
| 蓬山此去无多路 | 蓬山是传说中的仙山,意指对方所在的地方虽远,但距离不远。 |
| 青鸟殷勤为探看 | 青鸟是神话中传递消息的使者,这里表示希望青鸟能代为探望心上人。 |
三、艺术特色
1. 意象丰富:如“春蚕”、“蜡炬”、“东风”、“百花”等,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。
2. 比喻贴切:用自然现象和生活物品来比喻情感,使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。
3. 语言优美:句式工整,音韵和谐,具有极强的文学美感。
4. 情感真挚:全诗感情浓烈,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眷恋。
四、现实意义
这首诗不仅是对爱情的赞美,也反映了人生中常见的离别与思念之情。在现代社会中,人们依然可以用它来表达对亲人、朋友或爱人的牵挂与不舍。其意境深远,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。
总结
《相见时难别亦难》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,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,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这首诗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人心,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。


